分享到: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强化学生党员对乡村振兴战略、红色精神传承及基层治理实践的认知,深入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号召,7月3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财政学研究生党支部联合财政系教师党支部开展“党建领航振兴,财政赋能乡村”主题党日,通过理论学习、红色教育、专业讲座、实践交流等多元活动,引领学生党员在乡土实践中锤炼品格、践行使命,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理论擎旗,深悟乡村振兴战略精髓
师生党员紧扣主题开展集中学习,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精神,系统梳理党关于乡村振兴的理论体系与制度框架,重点解读财政转移支付、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制度设计的战略考量,深化了师生党员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科学论断在乡村振兴全局中的理解与认识。

红色铸魂,筑牢乡村振兴思想根基
师生党员赴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走近薛暮桥”展厅参观学习,接受红色传统革命教育。通过深入学习薛暮桥《广西农村经济概况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底基本知识》《中国农村问题》《中国农村经济常识》等农村经济工作著作和系统回顾以薛暮桥为代表的革命先烈在苏区、边区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发展生产、建设合作社的艰苦实践,师生党员深刻认识到党对乡村工作的重视和领导是一以贯之的,革命年代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如组织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精神,是今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动力源泉,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了深沉的历史底蕴和澎湃的精神动能。

科研破题,夯实乡村振兴学理支撑
财政系教师党支部书记黄继雷聚焦财政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中的支撑作用,深入剖析了当前财政支持乡村发展面临的资金整合效率等关键挑战,并梳理了财政政策工具创新、数字财政赋能乡村治理等前沿学术观点和研究方向,鼓励与会学生党员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以专业之智、赤诚之心,在祖国广袤乡村的壮丽画卷上奋力书写属于财政人的精彩篇章——把论文的墨迹化作振兴的蓝图,让财政的智慧真正成为激活乡土、富庶乡亲的源头活水,为与会学生党员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启迪和开阔的研究视野,点燃了以财政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的学术热情。

青年躬行,探寻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与会学生党员分享交流关于乡村振兴的学术研究与专业实践情况。金睦迪等四名党员结合研究方向,聚焦涉农财税政策、涉农资金效率、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村经济发展等学术议题,分享了自己最新学术成果。丁冠森等三名党员结合在德州、烟台、潍坊等地实践调研经历,分析了当地农村产业升级、农业发展、乡村治理、基层党建、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与瓶颈问题。针对学生党员的发言,与会教师党员逐一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点评,高度肯定了同学们能将前沿财政理论和学术方法“沉下去”,应用到复杂鲜活的乡村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党员继续深耕,将论文的“厚度”转化为服务乡村发展的“力度”。
此次主题党日将红色基因传承、党性教育学习、理论学术研究与乡村振兴实践紧密结合,形式丰富,内涵深刻,是支部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的生动实践。未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财政学研究生党支部将继续深化“支部+团队”的学生党支部党建模式,以“学科党建”为主题丰富党日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党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贡献青春力量,以实干实绩献礼党的生日!
文/丁冠森